在工業生產與環境凈化等領域,納米纖維濾膜憑借有效的過濾性能備受青睞,但使用過程中難免出現堵塞問題,影響過濾效率與使用壽命。及時且科學的清洗維護,能有效恢復濾膜功能,降低使用成本,以下從多個方面介紹具體方法。
納米纖維濾膜堵塞原因多樣,包括顆粒物堆積、有機物吸附、微生物繁殖等,不同堵塞類型需對應不同清洗方式。對于物理性堵塞,即大量顆粒物附著在濾膜表面或孔隙中,可采用物理清洗法。簡單的是反向沖洗,通過高壓水流從濾膜過濾的反方向沖洗,將表面和淺層孔隙中的顆粒物沖走。例如在水處理系統中,定期使用高壓清水對納米纖維濾膜進行反向沖洗,能有效清理泥沙、鐵銹等雜質。也可使用超聲清洗,將濾膜置于裝有清洗液的超聲波清洗槽中,利用超聲波的高頻振動,使濾膜表面和孔隙內的顆粒物松動脫落,特別適用于微小顆粒造成的深層堵塞 。
化學清洗法適用于有機物或化學物質吸附導致的堵塞。根據污染物特性選擇合適的化學試劑,如對于蛋白質、油脂等有機物堵塞,可使用含有蛋白酶、表面活性劑的堿性清洗液浸泡濾膜。堿性環境能破壞有機物的結構,表面活性劑則降低油污與濾膜的附著力,促進有機物溶解和脫落。若濾膜被金屬氧化物等無機物堵塞,可使用酸性清洗液,如稀鹽酸或檸檬酸溶液,通過化學反應溶解無機物。但需注意,化學清洗時要嚴格控制試劑濃度和浸泡時間,避免對納米纖維濾膜的材質和結構造成損傷。例如,過高濃度的酸性溶液可能腐蝕濾膜,影響其過濾性能和使用壽命。
微生物繁殖導致的堵塞,可采用化學結合物理清洗的方式。先使用含氯劑或過氧化氫溶液對濾膜進行浸泡,殺滅微生物。之后再進行反向沖洗或超聲清洗,去除微生物殘骸和代謝產物。在清洗過程中,還可添加適量的殺·菌劑,壓制微生物的再次生長,維持濾膜清潔狀態。
清洗后的維護同樣重要。清洗完成后,需用清水將濾膜沖洗干凈,去除殘留的化學試劑,防止其對后續過濾工作產生影響。濾膜干燥時,應避免高溫和強光直射,可采用自然晾干或低溫烘干,防止濾膜因高溫變形或性能下降。在儲存濾膜時,要放置在干燥、潔凈的環境中,必要時可在儲存容器中放置干燥劑,防止濾膜受潮滋生霉菌。同時,建立定期清洗維護制度,根據濾膜的使用頻率和工況,制定合理的清洗周期,提前預防堵塞問題,保障納米纖維濾膜持續有效運行。